(通讯员 张福民)7月19日上午,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首期“智造者π讲堂”在学院122学术报告厅开讲。南京理工大学邱志鹏教授与盐城工学院田灿荣教授围绕生态学与数学建模领域的前沿问题作深度分享。学院党政负责同志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

邱志鹏以《Transient Dynamics of Seed Dispersal Mutualism System under Demographic and Environmental Stochasticity》为题,系统阐述了种子传播共生系统在种群随机性与环境随机性双重作用下的瞬态动力学特性。他通过构建两种随机性模型,深入分析了系统的灭绝时间、拟平稳分布及最可能退出路径(MPEP)等关键指标,突破了传统研究仅关注长期渐近动态的局限性。这一成果为理解生态系统突变机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提供了理论支撑。此外,邱志鹏还回顾了过去数十年该领域的核心数学模型及其应用,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展现了学术研究的延续性与创新性。
田灿荣的报告《The Invasion and Competition of Aedes Albopictus and 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Networked Model》聚焦全球范围内白纹伊蚊(Ae.albopictus)的传播现状,梳理了埃及伊蚊(Ae.aegypti)与白纹伊蚊入侵动力学行为的数学模型;揭示了两类蚊虫在竞争与扩散中的内在机制,为蚊虫防控策略优化及病毒传播预警提供了科学依据。报告内容紧贴公共卫生与生态安全需求,体现了数学模型在解决现实生物入侵问题中的关键作用。
报告结束后,两位教授针对种群动态建模的参数选择、蚊虫入侵模型的验证方法等具体问题与现场师生展开互动交流。

“智造者π讲堂”是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精心设计的学术活动平台,“智造者”呼应学院名称和专业领域(智能制造);“π”象征着无限可能、创新思维(圆周率无限不循环)以及跨学科的融合(π是数学常数,连接各领域)。
该平台以前沿技术为引领,以实践应用为核心,以开阔视野为目标,以产学研融合为路径,聚焦“前沿引领与交叉融合、实践导向与能力培养、开拓视野与启迪思维、产学研协同与平台搭建、营造学术氛围与文化建设”六维,打造一个启迪智慧、激发创新、连接未来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探索智能与能源的无限未来;通过持续开展“前沿技术讲座、行业专家报告、创新创业分享、杰出校友论坛、学术沙龙/研讨会、竞赛经验分享/项目展示和人文素养与职业发展讲座”等系列集成交互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课堂之外的高质量学习资源,架起通向学术前沿和产业实践的桥梁,服务于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领域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