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至22日,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智造未来 能源先锋”苏区振兴社会实践团联合南开大学马院师生通过“产业调研+红色教育”双线实践,深入调研革命老区产业发展现状,解码赣州“7510”行动计划下的智造转型密码,同时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在行走中感悟初心,开展一堂苏区振兴思政大课。
【红色铸魂:追寻革命先辈足迹】
实践团联合南开大学师生共同参观赣南师范大学红色文化育人展馆。展区中关于苏区历史的介绍,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精神。"展厅中每一段革命英烈的介绍都在诉说着信仰的力量。"团队成员王思淇在参观笔记中写道。

【智造一线:在产业一线解码转型密码】
在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仵浩博士带领团队成员近距离观察AI分选设备如何实现"零误差"分拣;在赣州富尔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赣州经开区“三八红旗手”首届劳动模范钟春燕现场讲解了稀土永磁材料智能生产管理系统;在赣州澳克泰工具技术有限公司,全国劳动模范彭发福为同学们讲解了高端刀具涂层的核心技术突破;在江西赛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带领师生体验工业传感器在智能生产线中的关键作用,同学们亲手操作光电检测设备,感受"隐形冠军"企业的创新实力;在赣州数字产业集团,讲解员为大家展示了"城市大脑"数字孪生系统,重点介绍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发师生对"数字赣州"建设的深入思考。"这些智能化改造案例,让我们对'中国制造2025'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团队成员肖元山在参观后表示。

【成果汇报:分享实践感悟收获】
在最后的成果汇报会上,同学们通过视频、数据图表、实物展示等形式,生动呈现实践心得。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行政负责人高进伟老师在点评中指出:"同学们将专业所学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这是一堂行走的思政大课,同学们在调研中增长了见识,在交流中提升了境界。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一博老师高度评价:"这是一次'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完美结合,同学们用脚步丈量苏区大地,用专业服务产业需求,用心灵感悟红色精神,实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学院党委负责人黄晖在总结讲话中强调:"三天的实践充分证明,新时代的青年既要传承红色基因,又要勇攀科技高峰。希望同学们以此次实践为起点,把论文写在车间里,把成果转化在产线上,在服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


据悉,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通过“产业调研+红色教育”双线实践,实现了专业成长与思想淬炼的同频共振,探索"红色文化+绿色科技"的创新发展路径,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师生们表示,将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服务苏区振兴的实际行动,在智能制造与新能源技术领域书写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赣州产业发展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