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介:
陈维,男,1982年11月生,吉林长春人,现任智能制造与未来能源学院校聘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西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3年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13-2015年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主要从事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在能源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精细加工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江西省教育厅科技项目1项。研究成果曾获2020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SCI收录的期刊杂志上合作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中科院和JCR一区40余篇,研究成果得到了同行高度认可,总计被包括Nature和Science系列期刊在内的高水平期刊他引4000次,5篇入选ESI TOP 1%高被引论文,单篇引用超过500次,单篇引用次数超过100次有10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
主要招收和培养对等离子体与能源转化相关领域有学习兴趣并愿意投身该领域从事研究、开发、生产或应用的硕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15979868264
E-mail: chwbetter@163.com
教育背景:
2009.09—— 2013.01 博士研究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工作履历:
2013.03—— 2015.07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博士后
2015.07—— 2015.12 赣南师范大学 讲师
2015.12—— 2020.12 赣南师范大学 副教授
2020.12 ——至今 赣南师范大学 校聘教授
学术兼职:
2023.06-至今 江西省物理学会科普专家
2024.05-2029.04 赣州市大公路第一小学科技副校长
研究领域:
等离子体催化与能源材料
研究概况:
2022.12-至今 大气压等离子体射流辅助单层过渡族金属硫化物选择性区域化掺杂的机理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
奖励与荣誉:
2020年度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学术成果:
Menghao Tan, Wei Chen*, Mengchao Li, Qianqian Luo, Yujun Xiao, Fang Liu, Xingquan Wang, Zhiqiang Gao, Xiaopeng Chang, Teng Gong, Jun Huang*, Kostya (Ken) Ostrikov, Effect of air, O2, Ar, and N2 plasma-activated water on mildewing activity of moldy pathogen of Gannan navel oranges, Plasma Processes and Polymers, 2024, 21(3), e202300179